據河南、安徽、山東等地部分棉紡織企業反饋,受5月中旬以來棉紗詢價/出貨持續減緩、紗線累庫率不斷升高(個別紡企成品庫存升至近個月高位)的影響,再加上下游織布廠/面料/服裝企業部分或全額賒欠、1-3個月賬期等采購模式越來越多,棉紡廠只能在保銷量與,F金流中艱難選擇,因此紗廠/布廠限產、減停產的比例增長的勢頭難以改變。
從調查來看,近日部分地區棉紡織廠放高溫假的現象較多,從3-5天到10-15天不等,給職工發放基本生活費。有些企業雖然轉產差異化紗線、混紡紗(含CVC)及萊賽爾紗線,但因市場生產、需求也處于飽和、過飽和狀態,轉產不容易,出貨更不容易,因此棉紗累庫增長雖然減緩,但其它紗線庫存也持續累積,大量占壓資金。
德州某中型紗廠表示,近幾年新疆產能繼續擴張,擠壓內地純棉產能,內地紡企只能盡量避開與同支數、同指標的新疆棉紗競爭,但今年C50S及以上高支紗市場需求不僅沒有增長反而不斷萎縮,混紡紗、新型纖維紗、差異化棉紗的市場拓展空間已非常有限,紗廠爭搶客戶也到了白熱化程度,新轉產企業想分一杯羹并不容易。該公司認為,對于棉紡廠而言,需要通過限產、減產及拋庫存等一系列舉措保持現金流及熟練技術工人的穩定,熬過6-8月產業淡季,迎接“金九銀十”的到來,要保證不倒在黎明到來前。
對于6月份以來,棉花價格降幅明顯高于棉紗,紗廠即期利潤不斷恢復,大部分紡企認為意義不大,一方面棉紡廠原料庫存大多在1個月左右,目前紡紗用棉的成本仍處偏高水平;另一方面紡企目前對紡紗利潤率并不看重,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加快紗線去庫存且及時回收貸款,以達到訂單青黃不接期維持生產、排單的目的。
聲明:本文的內容整理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,聯系刪除。